婴幼儿配方乳粉是如何生产出来的?(下)
进一步杀菌
这个环节对于婴配乳粉生产来说是最为关键的步骤之一,也是婴配乳粉生产中尖端科技最为集中的领域。经过了初步杀菌的生牛乳,只是暂时抑制了一些微生物的活性,并不能达到彻底的杀灭效果。在进一步杀菌环节,需要对残存的微生物进行更彻底的灭杀。目前,最为有效的手段就是对牛奶进行加热。但加热多少度、加热多久、怎么加热,却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问。温度太低,达不到杀灭效果;温度太高,许多营养物质会被高温破坏;热的时间短,微生物可能“死而复生”;热的时间太久,奶的风味会被破坏。
因此,全世界的婴配乳粉生产者想尽各种办法,在不同技术路线上深入探索,要么适当降低温度,要么增加受热面积,要么减少受热时间。
总之,追求既能杀灭绝大多数微生物,又能最大限度保持牛奶原有风味的最佳平衡。
成为婴配乳粉
经过进一步杀菌的原料乳,此时会途经一个叫做蒸发器的设备。通过加热和真空减压,让原料乳中的水分蒸发,减少水分含量。加热让水分蒸发很好理解,可是为什么要减压呢?其实就是基础的物理知识:气压越低,沸点越低。
通过营造低压环境,水沸腾所需的温度就会降低,从而避免过高的温度破坏婴配乳粉中的营养成分。
浓缩后的原料乳→喷雾干燥塔
在这里,洁净、高速的热空气会对原料乳进一步干燥,将水分进一步去除。经过喷雾干燥塔后,浓缩的原料乳会变成粉末状落下,此时婴配乳粉已经基本具备了雏形。但还需要再经过流化床的进一步干燥,将水分含量降低到5%以下,以最大限度提升保存期限和稳定性,而且全程都会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操作。
第二次添加营养成分
此时的婴配乳粉,已经变为粉末,和最终的成品在外观上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了。在这一步,还要完成最后一次营养物质(花生四烯酸、益生菌、乳铁蛋白、二十二碳六烯酸)的添加和混合。为什么不在第一次添加时一次全加完呢?原因是,这些营养成分多数不稳定,如果在第一次就添加,在杀菌、喷粉的高温环节,很可能会受到破坏,失去原有的营养属性。
检验与包装
至此,婴配乳粉已经变成了最终形态,只需装入包装中,就可以到达消费者手里了。但这一环节,决不是把婴配乳粉装到铁罐里这么简单。
婴配乳粉→磁性检验(金属检测)→各项出厂检测→婴配乳粉经过全自动流水线,会被装进铁罐中。这些铁罐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为婴配乳粉的包装罐。遮光性和密封性:确保乳粉不会被氧气、光照和水分影响而变质。稳定耐储:在储存期限内满足标准要求。精心设计、充分考虑:甚至连盖子,都是精心设计过的,要充分考虑开启的便利性、安全性,防止割伤手指。密封、防潮:在开启后还要考虑是否符合密封、防潮的性能,防止婴配乳粉吸潮变质。
最后,在密封前还要向桶中充满氮气,以防止桶中残存的氧气影响婴配乳粉的品质。
婴配乳粉经过上述一系列复杂的工艺,才能从牧场走进每一个消费者的家中。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,都是我国食品工业中高精尖技术的体现。
所以说,婴配乳粉的生产工艺很大程度上反应了一个国家的食品工业水平。
来源:市说新语